國內資訊
初冬的陽光灑在佛山南海仙湖寬闊的水面上,湖面的金光伴隨著水波的蕩漾而搖曳生姿。
湖畔,佛山仙湖實驗室拔地而起,規劃整齊的科研院所和企業總部構筑起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隨著眾多氫能行業領軍企業的進駐,這里正崛起一個以科技創新為原動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
2019年,佛山啟動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堅持走“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創新發展之路,加快推進全方位、全體系、全領域創新。
在這一過程中,佛山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氫能產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撰文:肖霞 趙越 何國華
創新資源加快集聚
助推佛山制造轉型升級
今年10月,一期總投資12億元的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基地項目,在佛山全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投產活動上正式動工,預計到2025年產值將超100億元。這是佛山氫能產業發展熱潮的最新景象。
氫能是一種清潔、高效、可持續的二次能源,發展氫能產業是保障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優化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舉措。國家能源局印發的《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穩妥有序推進能源關鍵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儲能、氫能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
在佛山,氫能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抓手。“加快發展氫能產業,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佛山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佛山市市長朱偉說。
早在2009年,佛山就清楚認識到氫能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顛覆性意義,并敏銳捕捉到了氫能產業的巨大潛力。
目前,佛山已建成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等三大氫能產業基地,匯聚了超過90家涉氫企業和科創平臺,構建起國內最完善的氫能產業鏈;建成并運營加氫站15座,氫能基礎設施建設領跑全國;開通氫能源公交線路28條,投運氫燃料電池汽車近1400輛,氫能終端應用推廣規模全國最大。
此外,全國首個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在佛山市南海區運營,世界首條商業運營氫能源有軌電車也已在佛山市高明區上線運行。
今年10月,在佛山召開的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開幕式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佛山是中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發展的先行區,在產業政策、車輛推廣應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揮了先行先試的示范作用。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當前,佛山創新資源加快集聚。正在帶動全社會創新活力迸發,為佛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佛山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完善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是氫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佛山得到較快發展的重要保障。2019年,佛山提出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促進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貢獻。
同時,佛山市印發《佛山市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促進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35條舉措,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這一系列舉措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打下良好基礎。
重大創新平臺賦能
省級實驗室加速建設
“我們實驗室的專家樓和人才公寓樓剛剛完工,實驗樓將在明年6月建設完成投入使用,到時候我們所有的研究人員都會進駐。”佛山仙湖實驗室副主任王志方介紹。
產業要盡快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離不開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和產業化。氫能產業同樣如此。為強化先進能源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造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2019年,佛山仙湖實驗室落戶南海區仙湖氫谷,全面整合全市氫能研究與產業資源,推動全市氫能及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仙湖實驗室是佛山市第二家省級實驗室,致力于以氫能、燃料電池等國家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集聚、整合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以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目標,打造氫能領域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
王志方介紹,目前仙湖實驗室正在全面開展各項建設工作。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已簽約研究人員約80名。其中包括雙聘院士4名,研究員(教授)約30名,依托武漢理工大學招聘博士后在站研究人員6名。武漢理工大學支持實驗室的每年100名碩士研究生名額,2020年已完成招生,后續全部到仙湖實驗室開展學習研究。
在科研方面,仙湖實驗室已經發布了2020-2022年開放基金項目,其中4個重大項目和8個重點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在實驗室明年全部建成以前,仙湖實驗室將充分發揮主承建單位武漢理工大學的作用,通過對先進能源制氫關鍵技術、燃料電池材料與集成關鍵技術、燃料電池動力總成與智能網聯關鍵技術和氫安全關鍵技術的研發,形成氫能技術創新、人才培養與產業推進平臺,未來促進廣東氫能產業的發展。
在今年10月舉行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上,仙湖實驗室已經展示出了一批成果,包括高功率密度、大容量燃料電池電堆,與東風公司聯合開發的L4級燃料電池無人駕駛汽車等。其中,由佛山仙湖實驗室聯合東風汽車、武漢理工大學設計的無人駕駛Sharing-Van燃料電池車型備受關注。
筆者從佛山市科技局了解到,仙湖實驗室肩負著廣東省氫燃料電池及其核心材料技術、氫能汽車應用技術、加氫儲氫技術、氫能安全技術、氫能產品及應用標準等氫能關鍵技術研究的重任,將構建立足佛山、扎根廣東、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氫能科技創新中心。
■觀察
推進重大創新平臺建設
賦能新興產業集群
近日,季華實驗室建設傳來新進展。位于佛山南海三山新城的季華實驗室主體建筑已除去防護網,揭開面紗,標志著季華實驗室一期即將投入使用。
作為首批四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同時也是佛山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創新平臺,季華實驗室的動態一直備受外界關注。2018年,季華實驗室落戶佛山,佛山提出,未來五年將投入55億元,將季華實驗室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高端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
近年來,季華實驗室及仙湖實驗室兩大省級實驗室相繼落戶佛山,為佛山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創新引擎”,成為佛山加大重大基礎型創新平臺扶持力度,建設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能持續產生創新技術和成果平臺的生動注腳。
其中,季華實驗室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推動量子通信、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加快發展,解決佛山在先進制造領域的基礎研究、源頭創新領域的短板;仙湖實驗室則聚焦氫能核心技術攻關。
兩者共同推動佛山制造業轉型升級,為新興產業在本地集聚賦能。
今年,佛山市提出,要深入實施“六大工程”,其中,“強核”工程就包括加強智能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電池等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攻關,盡快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科技產品和裝備。這同樣離不開創新驅動。
佛山對季華實驗室以及仙湖實驗室寄予厚望,佛山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加快季華實驗室和仙湖實驗室建設,努力打造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是佛山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今年,佛山提出全力將佛山打造成‘一核一帶一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為廣東高質量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作出佛山貢獻,離不開創新動力支撐。”佛山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佛山市科技局將聚焦佛山產業發展需求,再謀劃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積極爭取國家級大科學裝置落戶佛山,充分發揮重大平臺對新興產業的推動作用,全力推進重大平臺建設,加快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來源:南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