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訊

10月31日,岳陽市舉行《岳陽氫能城市建設及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發布暨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

岳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表示,未來岳陽將利用好自己在資源、區位、客貨運輸、產業基礎等方面的優勢,加速打造岳陽氫能城市。
紅網時刻岳陽10月31日訊(記者 魏麒安)10月31日,岳陽市舉行《岳陽氫能城市建設及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發布暨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未來岳陽將利用好自己在資源、區位、客貨運輸、產業基礎等方面的優勢,加速建立“一城、一帶、一網、四區”的岳陽市氫能總體空間布局,著力打造岳陽氫能城市,推動岳陽氫能產業不斷向好發展。岳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出席并講話。
氫能被譽為21世紀“終極能源”。近年來,岳陽市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2018年開始謀劃建設氫能城市;2019年與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正式簽訂氫能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2020年成功編制《岳陽氫能城市建設及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
李愛武表示,岳陽擁有豐富的氫氣資源,石化產業是岳陽的支柱產業,目前岳陽市年產氫近20萬噸,依托己內酰胺項目正在建設的國內首座液氫工廠,建成后預計年產氫氣20萬噸、液氫2萬噸,可為岳陽及周邊城市提供充足的氫源保障;岳陽作為全國重要的物流節點城市,依托健全的“鐵公水空”集疏運系統,武漢和長沙完備的汽車零部件制造體系,以及港航運物流優勢,非常適合打造氫能車輛、氫能船只和燃料電池、電機、電控、零部件生產基地;岳陽市引進的新金寶、華為、正威、攀華、恒大新能源汽車等一批投資過100億元的旗艦項目,初步構建了現代產業體系,筑成了發展氫能產業的堅實產業基礎;岳陽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進減稅降費、“園區十條”“開放十條”“非公十條”“金融十條”“實體經濟二十條”等一攬子政策,為岳陽氫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營商環境。
會議提出,要把握住國家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國家實施“能源安全戰略”帶來的重大戰略機遇和“新基建”等大政方針帶來的市場機遇;要明確“中國具有區域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氫能城市”總體定位,爭取獲得“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品牌,發揮自身的優勢,不斷創新,努力探索形成氫能城市建設的“岳陽模式”;要按照“1114”,即“一城、一帶、一網、四區”的基本思路,打造氫能城市建設核心區,建設沿江氫能產業發展帶,形成氫能城市設施和服務網絡,規劃好氫能綠湖示范區、氫能產業示范區、氫能農旅創新區、氫能鄉村創新區。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