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訊
氫能產業大會上進行了16個項目的簽約
氫能產業大會戶外展示的燃料電池無人機
一位客戶在觀摩產品展覽會上的產品
漫步在佛山南海樵山文化中心的戶外展車區,氫燃料電池飛速發展衍生出的應用一覽無余呈現在觀眾眼前,從氫能公交車到重卡、掃地車,從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自行車到游覽船,再到電動飛機……在不知不覺間,氫能與我們的距離越來越近,而每一年在佛山南海舉行的氫能產業大會,正成為世界觀察氫能產業飛速發展的一個絕佳平臺。
有底氣:氫能終端應用推廣規模龐大
經歷了疫情的“洗禮”,氫能正成為世界各國力爭實現經濟復蘇的發力點。從世界范圍來看,歐盟提出約7500億歐元的經濟復蘇計劃中包含氫能產業,其中德國在應對疫情危機的經濟刺激計劃中擬投資70億歐元用于燃料電池重型卡車、飛機等領域的技術研發,以及制氫電解槽、加氫站等設施建設。而在日本,氫能發展早已被視為國家戰略,韓國將“氫經濟”作為創新增長戰略。
在國內,今年9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擬用四年時間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以上海、佛山為代表的主要城市正在探索氫能利用的商業化路徑,并取得一定成效。
世界氫能發展大潮中,佛山南海始終牢牢站在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發展的最前沿陣地上。在這個GDP突破3000億元的制造業重鎮里,氫能產業早在2009年就在南海的產業發展版圖中占領著一席之地。
目前,南海區擁有廣東探索、愛德曼、廣順新能源、濟平新能源、海德利森等50多家氫能企業,形成了涵蓋制氫及制氫加氫設備研制、氫燃料電池及核心部件、整車研發制造、氫能產業檢測及設備研制、加氫站設計與建設、氫能標準制定等6大環節的較完整的、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產業鏈。而在產業應用上,南海目前已建成6座,同時推進6座加氫站的建設,已上牌826輛氫能車輛,并正推進1條氫能有軌交通線路建設。“氫能產業最早布局在長三角地區,但產業化最迅速的卻是在珠三角地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研究員、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指數課題組組長景春梅表示,佛山(南海)的氫能產業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中必定大有可為。
正源于氫能產業發展的“底氣”, 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繼續在佛山南海舉辦,這也是南海第四年與氫能峰會(原名“氫能周”)結緣。
國際范:中日韓聚焦氫能產業合作
10月19日-22日,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指導的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在佛山市南海區樵山文化中心召開。今年峰會以“發展綠色氫能,提振世界經濟”為主題,包括開幕大會和6個主題論壇,并同期舉辦第四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CHFE2020)。
在19日的開幕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發來賀信。賀信寫道,在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散、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背景下,本次峰會意義更顯不同。“佛山市是中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發展的先行區,在產業政策、車輛推廣應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揮了先行先試的示范作用。”萬鋼通過賀信為佛山的氫產業發展“點贊”。
“佛山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早在2009年,佛山就積極謀劃布局氫能產業,(目前)氫能終端應用推廣規模全國最大。”佛山市長朱偉在致辭中表示,佛山誠摯希望在本屆大會上,各位專家、各界人士能夠加強交流對話、碰撞智慧火花,共同為佛山氫能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本次開幕大會還進行了2023年世界氫能技術大會聯合發布儀式,《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安全指南》新書發布,《中國氫能產業發展指數研究》啟動發布等。本次氫能產業大會共有16個項目進行簽約,包括中國石化集團資本、國華能源投資、江蘇清能股份、中深新產業、西安交通大學等企業和院校,項目涵蓋氫源、加氫基礎設施、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等產業鏈環節,合作方式包括研發生產、產業基金、加速孵化、中日韓合作等。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氫能產業大會在國內外影響越來越大,今年氫能產業大會也越來越體現出氣勢磅礴的“國際范”。本次氫能產業大會設置了6個主題論壇。論壇匯聚了十多位行業院士等代表了國家最高水平和世界領先水平的科技頂尖人物和學術權威,共同探討氫能作為清潔能源的未來發展趨勢。其中,中日韓氫能論壇旨在為中日韓三國在氫能領域的對話與合作搭建平臺、推進區域規則的建立和標準的完善,促進技術和市場的國際融合、加強務實合作,并推動在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環境保護、保障能源安全、推動未來經濟發展“新引擎”等方面深化合作。其他主題論壇也邀請數十余位中外嘉賓為大家分享真知灼見,將對全球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帶來深度的思考和積極的影響。
看得懂:氫能產業越來越“親民”
也許在很多普通市民眼里,氫能的發展還過于“陽春白雪”,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不妨來到產業大會現場看看,許多氫能應用早已讓市民“看得懂”。
本次產業大會同期舉辦第四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CHFE2020)展出面積合共約21000平方米,其中戶外展車區設置極具豐富體驗的氫能商業化應用產品展示:漢合汽車全國首輛自動駕駛氫燃料電池重卡亮相展會,其單次加氫續航近1000km;東風汽車與佛山仙湖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聯合開發的無人駕駛Sharing-Van燃料電池車型也在本次展會首次發布;中氫博創展示的氫燃料電池無人機最大航時達5小時,巡航速度達100公里/小時,燃料電池有人機最大飛行速度164公里/小時;佛山攀業展示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游覽船可載6人,最大功率可達1000kW等。諸多的前沿產品,讓廣大觀眾能親身體驗到氫能生活的全新豐富應用。
“接下來我們要乘著這個產業大會發展的‘東風’,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南海區長顧耀輝接受采訪時表示,南海要繼續承辦好氫能產業大會,并于2023年和中國機械工業協會聯合舉辦世界氫能技術大會,“通過‘兩會’疊加,對氫能技術發展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
此外,南海要更好地發揮“以會招商”的功能。“通過氫能大會的舉辦,南海在國內、國際上氫能產業業界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項目都是通過大會平臺簽約落地”,顧耀輝表示,今后要發揮好大會平臺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此外,南海還要進一步強化支撐氫能產業發展的政策、科技等平臺,根據氫能產業發展和國家政策的出臺,適度調整南海的政策,加快仙湖實驗室等平臺的科技支撐,完善氫能產業發展生態鏈,促進南海氫能產業的健康發展。
文/圖 張聞
來源:羊城晚報
- 上一個:陜西:向國家級氫能大省進發
- 下一個:中國車谷加快打造“氫能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