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訊
9月21日,“以獎代補”方案細則落地;9月27日,浙江和江蘇兩省就分別確定了嘉興和蘇州為各自申報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的牽頭城市;9月30日,阿壩州政府官網顯示,阿壩州已被四川省納入以成都為牽頭城市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申報城市群,將與成都、重慶等1+10個城市共同申報國家級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
在政策落定短短不到10天的時間里,多個示范城市群牽頭城市已定,速度之快令人驚嘆。要知道,在確定牽頭城市、聯合組隊申報之前,需要讀懂政策,厘清各方合作關系,還要企業與政府部門協作準備一大堆材料,這可不是一件輕松容易的事。
事實上,當前各地都在為示范城市群申報及牽頭城市的確定而忙碌當中。
據業內人士透露,河南地區大概率以鄭州為牽頭城市,同時洛陽、新鄉、開封、焦作、平頂山、鶴壁、安陽、駐馬店、濮陽為城市群展開申報;京津冀地區大概率以北京為牽頭城市,同時天津、張家口、保定為城市群展開申報;珠三角地區大概率以廣州為牽頭城市,同時佛山、云浮、東莞、深圳、茂名為城市群展開申報……(備注:僅為業內消息,并非最終結果)
當然,還有一些城市群可以根據過往表現大膽猜測:湖北省大概率以武漢為牽頭城市,聯合老河口、襄陽、京山等地為城市群;山東省濟南、濰坊、聊城、德州、濟寧、青島等多地布局氫能產業都非常積極,是濰坊還是青島亦或其他為牽頭城市?
上海一直強調“打響上海品牌,擦亮上海制造招牌”,氫能產業基礎相當雄厚,目前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已超千輛,會不會(可不可以)單獨申報?
再看其他城市,位于遼寧的大連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位于吉林的白城正在打造百萬噸級“氫田”;內蒙古烏海、山西大同及晉中、福建福州、寧夏寧東、湖南株洲等城市也都有著不同的產業基礎,不乏代表性的氫能和燃料電池企業駐扎……
這些城市又該如何組隊聯合?未來的示范城市群格局是什么樣?目前還不得而知。
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分析,申報示范城市一定要謹慎。從政策來看,申報一定要看有沒有產業基礎,有沒有優勢企業,推廣應用方面怎么樣;弱基礎的城市強行參與,不一定能夠享受到政策紅利,相反可能要承擔推廣失當責任。
下文簡略梳理部分“城市群”產業基礎:
浙江省:從浙江省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實際進程來看,目前省內嘉興嘉善地區開展了氫能公交示范運營,規模為50臺。此外,寧波、湖州、杭州、金華市等地的實際行動業已開始。
江蘇省:蘇州、南通(如皋)等地方政府對氫能發展扶持力度大,大力吸引企業入住,逐漸形成產業集群。此外,鹽城也在去年上線了10臺氫燃料電池公交車。
廣東省:雖然氫氣資源稟賦不佳,但基于前瞻性的戰略部署及雄厚的經濟實力,廣東省創造出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的良好條件,培育出以佛山、云浮、廣州、深圳、東莞、茂名等為代表的氫能產業集群。
上海市:將聚焦培育“一環”“六帶”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生態。沿“外環”一個環形區域布局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重點建設嘉定、青浦、金山、臨港新片區、浦東、寶山六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聚集地帶,培育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優勢企業,擴大產業發展規模。
山東省:自去年山東濟南、濰坊、聊城、德州、濟寧等城市氫能汽車投入示范運營以來,山東氫能汽車“爭奪戰”已經打響。今年濟南、濰坊增添運營車輛,同時青島、淄博加入示范運營行列,讓山東氫能汽車訂單競爭進一步白熱化。
河南省:氫燃料電池產業將以鄭州汽車產業基地為主體;支持鄭州、新鄉等重點企業和研發機構加快氫燃料電池電堆、動力系統、電驅動系統研發應用;加快開封、洛陽、新鄉、焦作、平頂山、鶴壁、安陽、駐馬店、濮陽等地氫制備產業布局。
四川省:整個的產業鏈條已經基本上打通。目前已有從事氫能產業的企業及科研院所超100家,覆蓋氫氣制備、儲運、加注、燃料電池、整車制造等全產業鏈主要領域。從四川省發布的氫能產業發展規劃來看,成都、阿壩州、資陽、內江、樂山、攀枝花、涼山、雅安、綿陽、眉山等城市都將加入示范城市群。
重慶省:以長安汽車、慶鈴汽車、上汽紅巖等為代表的整車企業;泰歌氫能、德燃動力等配套企業先后落戶重慶市;中國汽研、重慶車檢院等國家級汽車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已形成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驗檢測能力,國家唯一的氫能動力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已啟動建設。
來源:高工氫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