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資訊
“氫能公交車動力平順,駕乘舒適度高、噪音小,車內無油氣異味,市民喜歡坐。”武漢272路公交司機李師傅說,武漢經開區272路等5條公交線路,氫能公交車單車運營里程已超60000公里;光谷首條氫能公交線路運營至今已有兩年,近期還將新增8臺氫能公交車上路。
??截至2019年底,通過示范化運營,武漢全市58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其中武漢鐵龍通勤投運34臺氫燃料電池汽車,目前行駛總里程近100萬公里,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在武漢還將采購1000臺氫燃料電池汽車,其中包括500臺氫燃料客車、200臺氫燃料渣土車、300臺氫燃料冷藏車。
??武漢是國內較早研發氫燃料電池技術和示范運營的城市。截至2019年底,武漢燃料電池汽車運營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已建成加氫站4座,今年全市有10座加氫站已啟動規劃建設,年底前將建成7座。
??以示范為引領,武漢氫能汽車產業鏈正在加速聚集,城市“氫含量”正在快速變“重”,助推武漢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武漢市政府發布《院士專家引領十大高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明確將氫能列為城市重點發展的高端產業,提出要做大氫燃料電池產業,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整機產業,加快國家氫能示范基地建設,打造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氫在所有元素中重量最輕,也在宇宙中分布最廣,它構成了宇宙質量的75%,并且氫的發熱值也是除了核燃料外,在所有化石、化工、生物類燃料中最高的,它的發熱值是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氫能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氫能源的產業化應用長期以來是世界各國競逐的焦點,氫燃料電池技術,一直被認為是利用氫能,解決未來人類能源危機的終極方案,商用汽車、船舶是最為理想的氫能源技術應用領域。近年來,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氫能也已成為國家新能源發展的戰略產業,武漢在落實國家戰略中,聚焦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加速布局。
??“以氫為重”,武漢將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重點發展的高端產業,既有著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先發優勢,也是武漢作為全國第六大“車都”轉型發展城市需要。
??武漢是全國科教資源最為富集的城市之一,也是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在氫能源電池汽車的膜電極、電堆、動力系統、常溫儲氫、制氫等關鍵核心技術及產業化應用上,武漢市創新步伐已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東風公司、武漢理工氫電、眾宇動力、中船七一二(603712)所、武漢氫陽等數十家武漢本土重點企業和科研院所積累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并且已經具備批量化生產能力,引領行業發展的區域性產業集群已經初步形成。
??膜電極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心臟”,是燃料電池動力的根本來源,生產成本約占據燃料電池電堆的70%,占據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35%,長期以來也是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卡脖子”難題。武漢理工氫電科技有限公司歷經多年的研發和技術積累,目前不但掌握膜電極核心技術,并且實現“百萬級”的批量化生產,產品銷往美國、德國、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成為全球前5位的膜電極供應商。
??海歸博士李驍創立的武漢眾宇動力系統科技有限公司,在氫能源動力系統領域歷經近10年的研發和產業鏈上下游布局,2016年眾宇動力將研發風冷氫燃料電池電堆技術應用于多旋翼無人機,創造了當時的4小時33分超長航時的世界紀錄,目前,眾宇動力也是國內唯一同時具備電堆風冷技術平臺和水冷技術平臺的企業。今年,眾宇動力正式進入產業化建設階段,計劃兩到三年,以車用和摩托車用燃料電池電堆和動力系統為主導產品,實現年產萬套電堆及動力系統能力。
??氫的高效制備和安全儲運一直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世界性難題。武漢氫陽能源有限公司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程寒松教授帶領下研發出常溫常壓液體有機儲氫技術,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儲氫量是目前國內普遍使用的350個大氣壓高壓儲氫量的近3倍,目前,該技術已在揚子江汽車、江淮汽車(600418)、三環汽車等整車廠的多款氫燃料電池車型上應用。
??武漢作為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氫能源制備的資源極為豐富。武漢市及周邊鋼鐵、化工等行業氫資源豐富,僅葛化集團可年產10萬噸離子膜燒堿、2800萬標立方副產氫。當前,寶武清能武鋼氣體公司正在規劃布局氫能源產業,與江南燃氣共建加氫站。武鋼氣體公司市場開發部透露,氫氣生產線預計2022年建成投產,有望成為武漢地區氫能產業供應規模最大的供應商。
??當前,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建設在漢的國家新能源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武漢)已經正式獲得授權證書,一舉填補武漢此領域國家級檢測中心空白,集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品的試驗、檢測認證、前瞻技術研究為一體的第三方汽車檢測技術公共服務平臺,這將極大提升武漢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檢測服務能力,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加速。同時,襄陽達安在漢落戶的燃料電池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正在申報國家級。
??未來,武漢計劃在5年內產生3-5家國際領先氫能企業,建成加氫站30-100座,實現乘用車、公交、物流車及其他特種車輛萬輛級的運行體量,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來源:長江日報